水與沙的華章——《中國烏倫古湖寶玉石文化博物館》設計方案
時間:2020-07-21 來源:
中國烏倫古湖寶玉石文化博物館位置初定于金絲玉展銷心二樓中廳,實際布展面積約1200平方米。
烏倫古湖,又名布倫托海、大海子(相鄰的吉力湖則稱小海子)、福海,位于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境內。
篇章一:水與沙的勝境—福海
以福海縣烏倫古湖海上魔鬼城雅丹地貌為原型,提煉出抽象的地貌曲線,從寫實到意向,雅丹曲線的提煉運用,既保留突出了福海的自然特色和重點風光,也豐富了展廳內的線條走向和視覺元素。
根據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故事,展現烏倫古湖與五彩石(金絲玉)的美麗傳說,地面使用水波紋打光模擬波光蕩漾的烏倫古湖。
從序言介紹開始,地面使用水切割工藝嵌入的藍色大理石,模擬蜿蜒流淌的烏倫古河貫串整個展廳。
制作以“金絲玉”為主題的宣傳片,展現福海境內水與沙億萬年的生生不息的時光記憶——金絲玉。以投影融合技術應用的多媒體展示環幕。融合兩臺投影機組合而成的大屏幕展示系統,能夠實現大屏幕環形無縫拼接。
篇章二:水與沙的記憶—石文化
動感燈箱:將隕石大氣摩擦、撞擊地球的壯觀場面利用現代動感燈箱技術展示。
新疆福海縣以盛產自然金及海藍寶著稱,在礦物晶體的展陳中,充分發掘福海當地礦物晶體資源,展覽和科普并重。
篇章三:水與沙的杰作——觀賞石
流水沖擊、風沙打磨,大自然水與沙的鬼斧神工、天然造化出各類特色賞石。
篇章四:水與沙的結合—金絲玉
新疆是金絲玉的主產區,而又以阿勒泰地區所屬各縣,尤其是福海縣為傳統金絲玉產區,所以福海縣被譽為“金絲玉之鄉”。
在墻面設計雅丹地貌的立體剪影,配合暖黃色燈光、地面“烏倫古河”、紅色的吊燈,創造“大漠孤煙、長河落日”的寫意場景。
篇章五:水與沙的交響—新疆賞石
征集福海乃至整個新疆的特色觀賞石陳列到此,通過各州縣、協會等渠道收集優質展品。烏倫古河從這里由平面變為立體,對應的墻面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地圖,寓意這藍色的河水也是一條絲綢之路,是一帶一路的“紐帶”。
展廳的 是“奇石福宴”,通過尋找高度形似食物的各類天然石材,擺放出一桌團圓美滿的奇石福宴,對應“福源福海”的當地“福”文化。
展廳亮點:穹頂造景
中央天井以翻滾的云海彩繪弧形墻壁,配合頂部蒼穹,仿佛遠古不周山倒,天空塌陷之處。
一尊凌空而起的女媧塑像,衣袂飄飄,云氣環繞,手托五彩玉石,補天之缺。這一造景充分利用金絲玉文化館的中央穹頂的透光構造,配合飛天而起的女媧雕塑,從1樓進入館內即可看到這震撼的神話一幕。